經過了第一篇《你了解了嗎?市場上常見三種投資型保單》針對投資型保單的基本介紹,相信你對於投資型保單的種類已經有了大致上的概念。
這一篇將介紹投資型保單中『前收型』與『後收型』的差別,和投資型保單內常見的詞彙,協助你在選擇投資型保單時,做出明智的決定!
投資型保單兩大收費類型
一、前收型:
此類型保單會收取前置費用,也稱作前收費用,這筆費用主要是用來支付保險公司銷售保單時的相關行政成本,通常會於投保前6年按年保費比例收取,與後收型保單不同的是前收型保單不會於解約時收取解約費用。
前收型保單的行政成本約在前6年即收取完畢,當持有時間越長能運用於投資的金額越高,就像跑全馬馬拉松一樣,只要堅持到底就能取得回報。適合能長期持有保單,且看好整體投資環境呈現成長趨勢的保單持有人。
二、後收型:
後收型保單的特色為,客戶一開始所繳的保費能夠以接近100%的比例投入投資帳戶內,能夠更早感受到投資帶來的效益。而與前收型保單固定時間收取固定的附加費用不同,後收型保單是依照帳戶價值按比例收取,時限通常為4年。
另外,後收型保單依照保險公司的不同,會規定若在規定時間內解約,需收取一筆解約費用,費率約落在帳戶價值的1~5%不等。
綜上所述,後收型保單與前收型相比,就像是半馬馬拉松一樣,賽程更短更具有彈性,適合想積極反應投資市場趨勢,在持有保單約3~5年後,隨時將投資獲利進行了結的族群。
 
常見三大收費項目
1.危險成本:
也稱為保險成本、危險費用,是附有壽險保障的投資型保單才會收取的項目,壽險保額愈高,危險成本也愈高,此外不同保險公司的危險費率而略有不同。
一般而言,青壯年時期在同壽險投保的情況下,投資型保單的危險成本將比傳統壽險更加便宜,但因投資型保單之危險成本採「自然費率」計算,所以會隨著年紀而逐漸上調。
 
2.行政費用:
也稱為保單維持費、行政管理費,是用來支付保險公司維持保單運作及行政上的相關成本,會依照契約規定按時自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,但有部分投資型保單,當保單帳戶價值達到一定金額時,能夠免收行政費用。
3.超額費用:
指的是當保戶在平時定期繳納的保費外,想要額外投入一筆金額進行投資時,依照所繳交的額外保費,保險公司會收取固定比例的手續費用。
延伸閱讀: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		


